九天神皇 > 大唐之征战天下 > 第三十九节 对酒当歌

第三十九节 对酒当歌


从汝州前线“护送”朱元璋及明军主要将军的三千卫队是李靖特意挑选出来的,几乎全都是长安有头有脸人家的子弟。
  很直白,却不公平,杜伏威听到部下抱怨后忍不住来到前军找李靖讨要说法了。
  南边还有两股势力没有归顺,他们以前是杜伏威的盟友,可要是他们还是看不清形势,顽固不化的话,就会变成敌人,最后的下场只能是灭亡。
  杜伏威知道唐军有多强大,统一全国是迟早的事情,洛阳战役的结果他今日已经知道,跟王世充和窦建德比,辅公佑和李子通就是两个跳梁小丑。
  劝降信早写了,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建议,投降李唐,换取下半生的荣华富贵。
  想太多了,自己是来找李靖是要说法的,凭啥自己的队伍就没一人参加回长安的护卫队。
  李靖正在帅帐里闭目养神,帐外忽然传来亲卫阻止杜伏威要进帐的声音。
  李靖当然知道杜伏威过来所为何事,他睁开眼说道:“让杜将军进来吧。”
  门帘一掀,杜伏威跨步而进,双手抱拳行礼道:“末将见过李总管!”
  李渊的圣旨授李靖为湖北道行军总管,杜伏威受他节制,故称李靖为总管。
  李靖摆手笑道:“杜将军免礼,请坐下说话。”
  杜伏威见李靖如此客气,也不好再发难,走到下首的椅子上坐下,等待着李靖问话。
  “杜将军此来,可是为了回长安卫队人员安排之事?”
  “末将不敢,只是总管安排得不公平,下面的人议论纷纷。”
  “哦,那我问你,我军接下来的军事任务是什么?”
  “陛下圣旨没到,末将不敢乱猜。”
  “杜将军,明人不说暗话,我如此安排也是不得已而为之,你我二人,战争结束后总要回长安领赏谢恩的,那三千人是门阀世家为了向陛下表忠心才上的战场……”
  “那又如何?难道不是他们应该做的?”
  “话虽如此,可现在朱明已经覆灭,接下来的战争是什么性质你难道不清楚?”
  “总管的意思是?”
  “杜将军,这些世家门阀的子弟如果在对朱明的战役中出现伤亡,谁也不会怪罪我们,这是他们为大唐所作的贡献,由家族享受,但对李子通和辅公佑二人的战争就不同了。”
  “有何不同?”
  “杜将军,你想想,倘若不是你在军前,我也不会如此安排,他二人原来与你交好,真开打了,这战争在那些世家门阀眼里会是什么性质?”
  “难道他们会以为我是故意要开战?”
  “人心不古,你想想,他们以为你能避免的战争却打起来了,倘若这些表忠心的子弟出现伤亡,他们会怪谁?我还好,本就是唐臣,但你就难过了,就算陛下不怪罪,总免不了被记恨的人说上你几句坏话……”
  “末将明白了,谢总管提醒,这就下去分说,再继续写信劝降他二人。”
  “杜将军,有劳了!”
  看着杜伏威匆匆而去的背影,李靖松了口气,他是军人,但不好战,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,何况都同属汉人,杀来杀去无意义,但若是蛮夷入侵华夏,他会第一个请缨出战,痛击入侵者。
  所以这些年他没有留在中原,而是请求来到南岭北地的郴州,看守梅岭古道,防止南方的夷族趁乱北上。
  杜伏威是安抚好了,但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并不会因为杜伏威写两封信就停止战前动员,从李子通和辅公佑的反应来看,他们不会轻易投降。
  三千人组成的护卫队不走潼关,而是直接走老路从长安南门进城,这一路相对平直,好走不少。
  一切都在有序进行,朱元璋的兵马完好者还剩五万六千余,来不及请旨,只能先按老办法处理,愿留者留,打散分到各营,不愿留者发放路引路费,各回各家。
  还好,最后的结果不错,足足四万八千余人留了下来,另八千余脱了征衣领了路费就离开了军营。
  至于还有一万多伤者暂时不在考虑之中,他们的任务是尽快养好伤,到时候再作决定。
  奏折写好后让特战队尽快送到长安,战俘的安排还需要李渊的旨意,先斩后奏可以,但斩了不奏就不是那么简单了。
  李靖的奏折要经过潼关,罗禹没有译码,也没有写意见,签收后直接就发往长安了。
  洛阳战事的情报他可以看,但其他地方的不能看也不想看,李渊到底要什么时候才放他回长安跟李秀宁团聚?总不会等到孩子出生吧?
  明天李世民就要到潼关了,真希望李渊能让他跟李世民一起回去,天天想着老婆孩子也不是个事啊。
  等待总是煎熬的,不管李渊向谁下旨,总有他的考虑,或许李秀宁也会在他面前为自己丈夫说话,分隔两地的日子对两人来说都很难过。
  第二天一早,罗禹就起来了,李世民所部已经来到关下,查看完圣旨和调兵虎符后才会放他们入关,这是标准流程,皇帝跟太子之间也不能免除。

  距离上次见面已过去了半年,两人开心的拥抱了一下,罗禹还没来得及见礼,就被李世民拉着进了府衙。
  “姐夫,恭喜啊!”
  “同喜,太子殿下一战灭两国,实在是太厉害了……”
  “运气罢了,阿姐可好?”
  “她们好着呢,一起在驸马府养胎,昨日收到信还说胖了几斤,对了,陛下有没有关于我的圣旨给你?”
  “没有,不过,倒是有提到过等张士贵过来接收潼关后,你才能回长安……”
  “张士贵?他不是在咸阳吗?他什么时候过来这里?”
  “我不知道哦,对了,给你引见一下程知节将军。”
  “好啊,我跟他也算是是老朋友了,当初在运城就见过了,不过他应该不认识我。”
  “程将军,进来见过我大唐驸马爷!”
  他刚说完,程知节就大踏步走进府衙,来到罗禹面前拱手道:“末将见过驸马爷。”
  罗禹忙回礼笑道:“程将军客气,请坐下说话,来人,上茶。”
  程知节也笑道:“驸马是否还记得当初在运城时的种种?”
  罗禹端起茶道:“请喝茶,我怎会不记得那一战?程将军用一个夏县耍得我军团团转,佩服!”
  程知节喝了一口茶道:“当时各为其主,倒是得罪驸马了,但末将更佩服驸马的当机立断,不等窦建德和王伯当合围完成就抽身离开北进,末将记得,当窦建德得知消息后气得一天吃不下饭,哈哈……”
  这是用自己的糗事来融入李唐,太子和驸马面前,说这些话足以显得真诚了。
  三人一起大笑,李世民道:“不说了,姐夫,你这还有烧刀子吗?叫厨房烧几个好菜,我们边吃边谈。”
  罗禹担心道:“这一大早就喝烧刀子不太好吧,你们不是马上要启程回长安吗?”
  李世民神秘笑道:“无妨,我们赶了几百里路,在这里歇息一天,父皇不会怪罪的,何况,我还要在这里等张士贵过来呢……”
  罗禹喜道:“真的?也就是说张士贵最晚明日就到,跟他交接完成后,我就可以回长安了?”
  李世民不再说话,只是笑着伸手向罗禹讨要烧刀子,仿佛一个小酒鬼。
  主将发话了,潼关上下一团喜气,随李世民回来的军卒都有些疲惫了,能在这里休养一天吃饱喝足再入长安,都高兴得跳起来,帮着后勤营一起杀鸡宰羊,犒劳自己。
  每人还分了一大杯三勒浆酒,这酒度数不高,是烧刀子没有出现前隋唐时期最烈的酒,罗禹都能喝一两斤不醉,难怪李白会牛到千杯不醉,如果是烧刀子,他能喝一斤不醉就真的是酒仙了。
  李白的酒量罗禹不知道,但他的诗确实是精品,能流传千载而不褪色,足以见水平,今日有酒有肉,岂能无诗?而且还得应景。
  《将进酒》就不错,不会唱就朗读出来,就在厨子将美食摆上桌后,罗禹喝了一杯烧刀子,作足了样子,开口道:“有酒有肉就得有诗相和,我刚好心有灵感,你们听听。”
  李程二人好奇的看了一眼罗禹,端起酒杯道:“洗耳恭听!”
  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
  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
  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
  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  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
  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。
  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
  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
  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
  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
  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
  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
  与尔同销万古愁。
  罗禹没有沧桑的嗓音,没有酣醉的动作,也没有高傲的风骨,他就是慢慢将这首千古名诗朗读出来,饱含感情。
  程知节出生在山东齐州,那里是孔夫子的老家,一直都是文华圣地,他虽然不擅文,但这诗简洁明了,大气磅礴,只要听过都会深深印入脑海中。
  李世民更不用说,他文武双全,在《唐诗三百首》里还留有作品,虽然有身份的原因,但不可否认他的文学造诣不低。
  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,这是魏武曹操的名句,但历来有几人能作到?
  人生得意?如何算是得意呢?难道就是现在这种情形?
  我生在天地之间有何用?金钱与我又有何用?
  牛是宰杀不得,羊却有很多,谁那么大口气能一饮三百杯?这是烧刀子,不是三勒浆,醉不死你。
  ……  ……
  五花马、千金裘,都当了换美酒,这份气魄又有几人能有?
  与尔同消万古愁,的确,人要是醉了,哪来的忧愁?
  以诗佐酒,以酒论诗,一坛烧刀子下肚,三人一大早就喝得醉醺醺的,被亲卫扶着去休息了。
  又是一天过去,李渊的圣旨却迟迟未到,看来他也在等张士贵到潼关来替换罗禹。
  长安,随着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到来,注定不会平静,李渊还有很多事要忙……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21217_21217556/29071384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